;

 

台股基本面良好 股票評價來到合理水準 估將重掌兵符

 

美股、台股歷經2024上半年強勁漲勢,股價頻創新高,近期受到經濟數據,以及少數科技股失望的財報拖累股市,例如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不如預期,台中銀投信台股研究團隊指出,由於製造業僅佔美國GDP約三成,故判斷景氣衰退與否,美國服務業指數更為重要,8/5公布的ISM服務業指數升至51.4,有助平息疲弱的製造業指數帶來的擔憂。
 

美國服務業低點反彈 景氣重要風向球

雖美國ISM 製造業PMI與非農數據皆不如預期,主因企業減少雇用成本並增加裁員的現象,民眾亦有減少服務消費的傾向,顯示就業市場已弱於原先預期,市場擔憂美國經濟前景,考量製造業佔美國經濟的比重約三成,美國服務業指數更可判斷景氣興衰,美國7月服務業擴張速度從4年新低反彈,主因是受到新訂單指數和雇傭指數雙雙成長提振,後續觀察連續三個月數據,才可避免因特殊因素造成誤判,例如颶風天災的影響。相較而言,台灣景氣良好,依據台經院上修台灣GDP至3.85%,加上7月製造業、非製造業PMI持續呈擴張,第4季台股行情有機會反映經濟基本面。
 

台經院上修台灣GDP至3.85%

景氣持續復甦,台經院上修台灣2024全年預估經濟成長率至3.85%,較前次預測3.29%上修0.56個百分點(下圖1.),根據台經院資料,投資面受惠於全球AI熱潮發酵,國內半導體廠商擴充先進製程和高階封測產能,同時房地產也有起色,國內的營建業進而受惠,此外全球貿易量攀升使台灣出口動能提升,2024年上半年或許依賴科技、資通訊等產品挹注外銷出口,預估今年下半年傳產類股有機會表現,目標在長期佈局的投資人,可把握下半年營建、傳產及科技各產業優秀企業股價表現機會。
 
圖1.台經院上修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%
資料來源: 台經院,2024/7/25
 

 

估台灣IC設計業年產值2024年成⻑近15%

根據TSIA統計(下圖2.),雖去(2023)年台灣的IC設計產業受到總體環境不佳、庫存去化影響,雖年衰退11%,但2024年預期在AI新應用、消費性電子回溫,將能帶動2024台灣IC設計產業年成⻑達14.6%。考量台灣有完整供應鏈,且受惠美中貿易戰,加上台灣AI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強勁、終端商品消費需求正逐漸回溫,時序進入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,伴隨著製造業庫存水位健康,可望帶動廠商主動回補庫存、擴大生產,將有助電子業出口與投資動能繼續增強。
 

圖2. 台灣IC設計業年產值2024年成⻑預估

資料來源:TSIA(台灣半導體協會),2024F,台中銀投信整理

 
 

台股布局策略 看好科技股具營收成長的企業

對於台股基金的挑選,考量Apple已加入AI(人工智慧)競賽並應用在相關軟體上,故看好加入AI新功能手機的銷售,此外,企業在AI的資本支出持續在增加,AI新興科技的運用,對景氣復甦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再加上低軌衛星供應鏈、電子紙等廠商具有接單潛力,股價有機會反應營收獲利的基本面,可藉由「台中銀數位時代基金」把握投資機會。而接下來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後,觀察新總統政策概念股之外,估年底前聯準會啟動降息可能產生的資金效應,有不同的類股輪動投資機會,此時,適合透過由以台股殖利率及企業成長為篩選標準的基金,例如「台中銀台灣優息基金」當作重點台股基金配置,藉以分散波動風險。最後,此波股市修正讓股票評價來到合理水準,在台股長期多頭大方向未改變情況,分批進場投資台股未來潛力。

 

【獨立經營管理】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,惟不表示絕無風險。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;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,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,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,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中,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,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,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。公開說明書備索,或至本公司網站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,或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://mops.twse.com.tw 查詢下載。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,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;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。本基金配息組成項目,可於本公司網站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查詢。投資遞延手續費C類型及N類型者,其手續費之收取將於買回時支付,且該費用將依持有期間而有所不同,其餘費用之計收與前收手續費類型完全相同,亦不加計分銷費用,請參閱本基金公開說明書「壹、基金概況\九、(二)受益人應負擔費用之項目及其計算、給付方式」之說明。本基金投資無受存款保險、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,基金投資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,投資人須自負盈虧。

 

 

交易登入 線上開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