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
2025/10/30

A股重返4,000點,這次有何不同?

中國「科技牛」站C位!

 

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/30日在釜山會談,美中貿易有進展,同日上證指數盤中突破4,000點,歷史僅有2007年、2008年及2015年滬指位於4,000點上方,雖同為4,000點,但與十年前相比,A股市場已發生巨大變化,以下就A股投資做分析。
 

滬指兩次4,000點有何不同?

2015、2025這十年間,A股總市值從52兆元增至107兆元(下表),上市股票從2,662家增至5,440家,散戶投資人數從9,300餘萬人增至超2.4億人;融資餘額從1.4兆元增至2.4兆元,北向資金(香港流入中國)持有A股市值2.5 8兆元,較2015年的千億規模增幅2500%。(上述為人民幣計價)

 

以投機角度來看,2015年的陸股行情由槓桿資金驅動,融資餘額快速攀升,市場投機氛圍濃厚,最後因去槓桿進而股市下修,但現在不一樣,股市核心驅動力是經濟轉型升級,半導體、AI應用生產力實際貢獻企業成長。

 

表. A股相隔10年變化  

 

*北向資金: 外資透過滬/深股通從香港進入中國,兩者資金合計稱為北向資金。 計價幣別:人民幣

資料來源: 格隆匯,彭博,台中銀投信整理,2025/10 (人民幣)

 

 

「科技牛」是核心動力

2015年是“槓桿牛”,2025年上證指數再度挑戰4,000 點,主力是“科技牛,A股在半導體、電子等硬科技領域具全球競爭力,此外DeepSeek技術突破以及國產替代產品,這些硬科技領域具投資價值,企業獲利也反映在股市走勢,觀察科創綜指自2025/4/7股災低點至今(10/23),反彈力道優於主要海外各股票指數。
 

 

圖. A股創新科技板塊 跑贏全球主要指數

 

資料來源:WIND,格隆匯,2025/4/7~10/23

 

A股後續如何走?

美中經貿關係釋出正面訊號,緩解市場擔憂,中長期來看,「十五五」規劃的推出,從中尋找受惠產業,將著眼於科技自立、綠色轉型、內需升級為代表的板塊,估成為貫穿未來五年的投資主軸,且美中貿易協調有進展,直接受惠是科技產業鏈,倘若上證指數穩站4,000點之後,短期行情可能受測試,適合分批布局長線A股行情。

 

 
 
 
 
 
※以上提及個股或類股僅為舉例說明,非為個股或類股推薦,基金投資組合請詳見台中銀投信官網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/。
 
 
 

 

交易登入 線上開戶